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山仔帮大家整...
关于《鲁冰花》观后感优秀7篇推荐度: 《鲁冰花》观后感【优秀10篇】推荐度: 鲁冰花观后感(优秀5篇)推荐度: 《鲁冰花》观后感【精彩5篇】推荐度: 鲁冰花观后感(精彩6篇)推荐度: 热点范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山仔帮大家整理的鲁冰花电影观后感(精彩12篇)。
《鲁冰花》观后感 篇一“孩子的世界,除了吃和玩,就是想像”,影片中郭云天老师的话在我脑海中反复回荡,它让我想起了去年我和孩子的次谈话:儿子开学后的第篇日记《马拉湾日游》写得十分好,可往后的日记却没有超越这篇的,我问儿子原因,儿子说:“妈妈,因为第篇是我亲身经历的,所以写起来十分简单,而其他的,我没有亲身经历,所以不明白怎样写才好。”儿子的话让我无言以对,因为生活中我除了能照顾好儿子的吃穿外,其他的我还能做什么?影片中古阿明和姐姐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怀抱,我好羡慕他们啊,同时又感到我们的孩子是多么可怜,他们眼中的大自然可能就是头顶的方蓝天,人工栽种的片草坪······但是连这些,他们也许也没有时间欣赏,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除了课本、作业、资料,还有课外辅导班,虽然风景还在,可我们的孩子有时间吗?我们的孩子太累了······
《鲁冰花》的结局是悲惨的,古阿明死了,留给人们无尽的伤痛,可这更是种讽刺!影片用古阿明的死来揭示教育体制的缺憾:所有有思想的东西注定没有生存的土壤!
“儿童本来有的是纯真,往往因为大人的教导限制了他们的天份”,“每个小孩都有各式各样的优点”,这两句也是影片中郭云天老师的话,虽然此刻的教育也向在提倡“赏识教育”,然而真正做到“赏识”的,恐怕是凤毛麟角!
有次看电视,位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生说:“我在国内的。时候,学习般,可我到了国外以后,我的学习十分优秀,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知识点十分简单,所以学起来既有乐趣,又异常简单,更不会成为种负担!课余生活就是玩儿,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没有作业!以前听过次关于教育的讲座,那位教授说,我们的教育体制落后西方国家几十年,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我们的教育体制什么时候能来个脱胎换骨的飞跃?看着孩子的书包天比天重,看着孩子小小年纪却没有童年的快乐,作为家长,我除了心疼,就是无助······
《鲁冰花》观后感 篇二对于这部影片,最初的印象是甄妮演唱的一曲《鲁冰花》,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它的出处是一部同名的台湾电影。
因为这首歌去看了电影,当中最令人动容的是患病的小主人公古阿明在因为家境原因落选绘画比赛之后和老师说出的那句充满了绝望和话语:“有钱人家的小孩子什么都比较会”,这不仅当年的台湾更多的也是现在吧!
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市和农村,当中的孩子们机遇本就相差太多,现实的来说,我们这里三年级的孩子刚开始学英语,大城市的孩子们却已经在老师的要求下去购买英语版的《一千零一夜》来扩大阅读词汇量,不再同一个起跑线上,没有公平可言!
返回电影中, 影片的最后,阿明的画获得了国际儿童绘画比赛的第一名,人们才知道原来自己身边就有一个没有被发现的天才,但是故去的阿明则已经永远无法得知这个消息,追悼会上,姐姐代替不会国语的爸爸讲出了这样的话语:“为了一个死去的小孩子,让大家站在这里晒太阳,真不好意思”,令人心碎的话语,。这故事的结局太让人难过了,穷苦人的生活是如此辛酸,让人心痛却哭不出来,心酸的压抑和惆怅。
《鲁冰花》观后感范文字 篇三“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一妈一妈一,夜夜想起一妈一妈一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啊——啊——”这首由古阿明和他姐姐一起唱的歌深深地在我的心里留下了脚印。即使是在看完这场电一影很久后,这两个孩子唱歌情景依然在我大脑里回荡……
在这场电一影里,古阿明是一个调皮可一爱一的孩子,在学校常常会因为捣蛋而遭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但他有一个一爱一好,那就是画画。他喜欢自一由自在地画画,喜欢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心里的想法,而不拘于一格。记得在他放学时。他会高兴地用泥巴在水牛身上涂画。因此,他的画充满想象力,大胆新颖,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记载在纯白的画纸上。但在那传统的村庄里,这样的画是不被认同的。他们只会觉得那种规规矩矩的,死板的画才应该是灌输在教育中的。
所以,由此可以想象得出,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的孩子是缺乏天真一浪一漫、个一性一和想象力的,他们只会生活在大人们的浅规则里,以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把自己的儿童天一性一扼杀在摇篮里。
不过,电一影里出现了一位由镇上来的新的美术老师。他是一个思想进步,不拘于保守,能发觉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的人。对于古阿明的画,他不仅非常喜欢,而且积极创造机会让阿明锻炼,并施展才能。
但新的思想和旧的思想相碰在一起,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占据优势的。尽管旧思想的顽固和强大,这位老师依旧坚持不懈,带着古阿明的画画参加国际大赛。从而证明了村庄原来的教育思想是错误的……但,英年早逝,可一爱一的古阿明没有等到老师的回来就先走了。 因此,将来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一味以孩子们的外表行为就断定他们的好坏。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好坏孩子之分的,如果有,那也是分这位老师是否拥有一颗一爱一心,一双慧眼,一个一温一暖的怀抱。同时,教孩子的我们,在孩子的生活里只是充当着协助,朋友的角色。而不是像村庄里那些老师那样,给他们下达命令,要他们按照要求去做,让他们变成一个自己不会思考的‘机器人’。我们应时时刻刻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想问题,研究用什么方法才是最适合他们成长……
希望大家积极关心现代的教育,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鲁冰花观后感 篇四想了许久,不知如何下笔,亦不知如何定题,心中反复揣摩,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使用歌曲里的一句词作为题目,但仍然对不起泪水沾湿的那几张纸巾。
说是写篇观后感,但我想问,何为观后感?从定义上讲,它只是写作的一种类型,即在看过一部影片之后写出自己的感想。但我认为,观后感的“感”,就应是我们的感情。因为感想有很多,不可能都写出来,那样会使文章毫无主题可言。所以,我只写感情,不写感想。
打小我就在听《鲁冰花》这首歌,虽然当时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还是会落泪,因为其中提到了妈妈。我是一个很爱妈妈的人,但是我并不懂得如何去爱。从小到大妈妈吵过我,骂过我,也打过我,但是我怎样都找不出个恨她的理由,只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惹她生气,生气,再生气。从小妈妈对我管教就很严,当时觉得很厌恶,因为我渴望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能够拥有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拥有更多玩的时间,但是此刻回想起来,我真的要感谢妈妈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是小时候我对没有妈妈后果唯一的理解。长大之后发现,这个理解没有一点错,因为只有在妈妈细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回顾自己的成长史,妈妈总是在我最关键的时刻陪在我的身边,她总是愿意为了我而放下一切,说的没错,甚至是尊严!以前我总想着,长大必须要报答自己的母亲,但是,如何才能报答呢?母亲们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劳苦一辈子,这期间受过的一切,或许我们连万分之一也忍受不了!我们还如何报答她们啊?!白痴,傻瓜!母亲们何时要求我们的回报了?难道你能报答得了她的生育之恩?你能报答得了她这辈子为你付出的一切?只有我们过得好,才是报答她们唯一的途径啊!
骨肉相连,骨肉相连,我们和母亲是骨肉相连!你的苦就是她的苦,你的痛就是她的痛,要想母亲过得好,首先你要过得好!但是,有些时候,你的快乐,并不必须是母亲的快乐,反而,会是她们的愁苦。看看你此刻的所作所为,有多少是瞒着她做的?又有多少事情,是你不敢告诉她的?如果她明白了这一切,后果如何?想过吗?思考过吗?扪心自问过吗?无论你此刻有多高的学历,多高的薪水,多大的成就,多大的官职,你为得到这些而做过的一切,你敢一件一件详细的告诉你的母亲吗?
当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母亲们抱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看啊看啊,她们多想一辈子都陪在我们的身边。她们甚至为我们规划好了完美的将来。但是,看看我们此刻,还是当初她们眼中,那个襁褓里的小婴儿了吗?
也许还是,但更多的,已经不再是了……
鲁冰花,鲁冰花,化作春泥更护花。
妈妈,永远都是那个爱我们的妈妈,而我们,只能努力着去爱我们的妈妈……
鲁冰花观后感 篇五教师节前,语文老师组织我们大家观看了电影《鲁冰花》,电影中主人公古阿明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我。
古阿明的家里非常贫穷,他从小失去了妈妈,和爸爸、姐姐生活在一起。他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踢球时会打碎教室的玻璃,但他又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有想法的孩子。比如,他会把画好的太阳涂成蓝色,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涂成蓝色时,他说这样他的爸爸在田里干农活时就不会再中暑了。从这里,我看出古阿明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我也爱画画,我要向古阿明学习,大胆地展开想象力,把祖国美好的山河画得更漂亮。
电影中的美术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学生,作文把学生当作好朋友,一起画画一起做游戏。长大后我也想当老师,一个会画画的好老师,一个正直的好老师,一个爱学生的好老师。
电影放完后,《鲁冰花》的歌声总在我耳边响起,以前唱起时觉得好听,现在唱起时又多了一份感动。从小妈妈对我管教就很严,当时觉得很厌恶,因为我渴望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能够拥有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拥有更多玩的时间,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要感谢妈妈了。
对比主人公的生活,今天的我们幸福多了,我想: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会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我长大后要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要回报社会,感恩父母!
鲁冰花观后感 篇六今日午时,我们要去阶梯教室看电视,来到学校,我们等到预备铃响,才下楼站队,那时别的班已经看了一小段了,可是我们到了阶梯教室,那里的电脑却不能用了我们只好去五(3)班看。
今日我们观看的一部影片——《鲁冰花》。开始了,教室里鸦雀无声。首先我见到一位叫古阿明的小孩和他的姐姐茶妹在摘茶叶。哦,原先他们家穷,在打工赚钱。他们做完了,到茶场主人那交货取钱了。取了钱,就在一路笑声中回家了。在路上,他们见到了一位大叔叔在画画,由于那位小弟弟古阿明也喜欢画画,所以也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了之后那叔叔把画送给了他,他高兴极了!古阿明还要他签名,那叔叔开了个玩笑,在画上签了“傻瓜”两个字,弄得全场同学哄堂大笑!之后,大叔叔成了他们的美术教师。他很欣赏古阿明富有想象力的画,想让他参加画画比赛。但一些人都为权为利要让乡长的儿子参加,结果古阿明落选了!
最终,古阿明死了,他的梦想——参加比赛也落空了,所以十分悲痛,给他带来了很沉重的打击!他死后,教师把他的画寄到美国参加国际儿童画画比赛,得了世界第一,成为了天才儿童。每人都十分悲痛,这么好的人怎样死了呢!并且古阿明的生命才短短11年!
啊!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古阿明这颗富有想象力的美术天才就这样陨落了。在场的所有教师同学都在檫着泪水,大家都在惋惜,都痛恨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我真期望古阿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那样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这些热心的教师同学必须都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治好病,帮他实现梦想!这影片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太死板,要大胆的展开富有想象力的翅膀!
《鲁冰花》观后感 篇七每次同学们问我有什么好的电影介绍的时候,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她们:看看《鲁冰花》吧,虽然这部电影有点老,但是真的很好看啊,每次看的时候,我都会哭的淅沥哗啦。记得第次认识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高,当时老师给我们看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部戏好老,不想看。可是,个多小时后,很多的女生都哭了,男生们也不见得有多淡定。
但是年度的绘画比赛中,虽然郭老师坚持选阿明,但众老师教推选乡长之子参加比赛。郭老师愤怒而辞职返回台北。临走时,带走了阿明的幅画《茶虫》。没过多久,阿明因身染重病而亡,但他始终保持对画画的热爱,直到死也在想念曾经的郭老师。故事的结局是,郭老师拿走的古阿明画的那幅《茶虫》在国际绘画比赛是荣获等奖。郭老师回到这个乡村,把属于他的荣誉带回来了。可是,阿明却永远都看不见了。
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郭云天和古阿明了。作为个美术老师,郭云天是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是个真正的艺术家,个热爱艺术并懂得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人;作为老师,他仍然带有这种艺术家的气质,而这却让他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在我看来,这样的追求完美不与世俗妥协的老师永远只能是少数,这样的老师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尤其当他知道自己无法坚持自己的原则时,无法帮助真正有天赋的古阿明参加比赛时,他毅然选择了离开,保持自己仅有的原则。古阿明,个出生在农村的穷人家的孩子,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对画画的热爱,但是现实往往很残酷,尽管自己很优秀,尽管自己很努力,但是自己却不是乡长之子,最终还是被现在抛弃~~我永远记得这样个场景:当时满怀希望的古阿明去找郭老师,问他评选的结果,看到老师无奈的表情,古阿明知道自己被抛弃了,他失望并痛苦地低下头,转身离开,走到门口时,低着头对郭老师说:“我知道,有钱人的孩子比较聪明点~~”当时,我真的觉得这句话好心酸,因为,我真的觉得现实中有太多这样事情,我明白古阿明的无奈与无助。
鲁冰花观后感 篇八我和孩子一同观看了电影《鲁冰花》,观看后心情十分沉痛,古阿明对美术的热爱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使人鼓舞,但是在古阿明生活的年代这种美好的愿望偏偏被抹杀了,因为古阿明的家庭贫穷、社会地位低而受不到别人的赏识;影片的另一个主人公郭云天是一位真正的教师,是一位懂艺术的好老师,一位正直的好老师,而这却让他与世俗格格不入,这样的好老师值得我们尊重。
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们家长要关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不要打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要结合孩子的特点使其扬长避短。但是我们又面临着对孩子教育的痛苦选择,我们国家教育资源不均衡,优秀大学资源更是缺少,逐步形成现在的社会就业有偏见:有技能无文凭可以有饭吃;无技能有文凭能吃好;有技能又有文凭是人才。
教育子女是门学问,教育观点又各不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作为家长应充分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为孩子做好服务;应该为孩子习惯的培养、人格的形成要竭尽所能;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要关注孩子的习惯、行为以及人格的培养,关注孩子每天是否进步,关注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我们要相信孩子,关注孩子。
鲁冰花观后感 篇九微风轻吹,凉风习习,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学校安排了一部电影“鲁冰花”让我们欣赏。看着营幕上古阿明的父亲泪流满面,将老师送来的奖状和古阿明生前所画的画一起烧给在天堂的他,那熊熊的烈火,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古阿明不知道自己的做品得奖就死了。
古阿明住在一个偏僻的乡下,爸爸是一个茶农,姐姐每天要帮大家煮饭,家里环境不好,但是他们过得很快乐。古阿明很喜欢画画,他在家里的墙上贴满了自己的画做。有一次,他为了画狗,还把它绑起来让它没办法动,直到他画完才把它放走。学校的校长为了训练孩子们的画画能力,就从台北请来一位很棒的画画老师,这位老师发现古阿明的画画天份,还买蜡笔送他,鼓励他画画,并且推荐他去参加比赛。但是,其他老师都坚持,选有钱有势的乡长儿子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老师只好失望的带着古阿明的“茶虫”画回台北。老师把这幅画送去参加世界画画比赛,令人兴奋的是,居然得了第一名。消息传来,乡民们都引以为傲。但这时候的古阿明却因为肝不好,小小年纪就已经离开了人世。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当这段音乐再度响起,影片结束,我的心充满感动与悲伤。感动古阿明能遇到一位懂得欣赏他画画的老师,让他的做品得到肯定;悲伤古阿明的生命很短暂。从这里面我体会到生活要精采,必须很努力。
观看电影鲁冰花的观后感 篇十星期二,刘老师给我们看了电影——《鲁冰花》。
影片主要描述了少年绘画天才、神童古阿明不幸和短暂的一生。
古阿明出生在水城乡一个贫困农家,他很小的时候就没了妈妈,是靠爸爸种茶叶生活的。他很顽皮,有一次,他踢球把学校的玻璃踢破了,怕老师处罚,就用辣椒擦屁股,这样“以毒攻毒”,老师打起来就不痛了,可没想到新来的美术老师竟然没打他。
学校来了个美术专家——郭老师,因此,学校开了一个美术班,要参加的去报名,古阿明、林志鸿等人报了名。有一次,古阿明画了一幅画,画的是茶虫,在别人看来那画是那么可怕,在郭老师眼里却是那么优秀。还有一次,他画了一个蓝色的太阳,老师问他:“这是什么?”古阿明说:“太阳啊!”老师好奇地问:“太阳怎样是蓝色的呢?”他说:“因为蓝色的太阳不热,爸爸在茶园里干活就清爽多了,就不会中暑了。”古阿明很想念妈妈,他要画一幅妈妈的画像,画了很久,可怎样都画不出来。老师问他:“怎样画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画出来?”古阿明悲哀地说:“我想不起来妈妈的样貌了。”之后,古阿明生病了,没钱医治,所以没等治好就出院了。古阿明出院后还是坚持画画,学校要从各班选取一名学生参加县里的美术比赛,郭老师准备选古阿明,可校长他们要林志鸿去,因为林志鸿爸爸是乡长,很多人巴结他。在各种打击下,古阿明去世了。之后,郭老师把他的画拿到国外参加比赛,得了世界第一。
和古阿明相比,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吃得好,穿得好,学校又不歧视人。只有自己努力学习,才对得起爸爸妈妈和老师。
这部电影令人感动,人生是宝贵的,只要活在世上就要努力争取并发挥特长。
《鲁冰花》观后感 篇十一《鲁冰花》是我记忆当中很深刻的一首歌曲,由香港混血歌星甄妮在90年代的春晚上演唱,感动了不少人。所以我知道有《鲁冰花》的电影,悲剧肯定是,但以为是描写母子情深的电影,不想是一部反映早期台湾教育制度的电影,当时台湾的教育制度与我们现实的教育制度如出一辙,机械的、呆板的、奴才似的教育方式,活活扼杀了一个天才,也排挤掉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一个独具慧眼的年轻老师。
记得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孩子内心的创造力,给予孩子的尊严、自信。反观现在的教育,死读书,分数第一,为了成绩可以什么都不顾,孩子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导下,盲目竞争,说假话,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敢于冒犯权威,不敢于创新,上次看到微信上,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总之是走到了死胡同,最好的办法是取消教育部,真正实现教育的自我管理,当然这也是一种气话。
教育的氛围其实也是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影,整个社会不讲道德、不讲诚信、没有公平正义、礼义廉耻等等,你只苛求教育成为一个世外桃园、一块不受污染的净地,那是不可能的,看了这部电影,再看现在台湾的教育,让我知道了希望所在,但是需要付出和努力,我的孩子还小、我的孩子可能没有能力出国学习,唯一的办法是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
鲁冰花观后感小学生范文 篇十二这天下午,我们要去看电影。来到学校,我迫不急待地想,啥时出发呀?我都等的不耐烦了!老天不负有心人,最后要出发了!我马不停蹄的赶往目的地——电影院。
到了电影院,我们陆续走进电影院的入口,找了个位置坐下。过了一会儿,电影院的灯都关了,荧幕上亮起来了,哇!原先题目是“鲁冰花”!开始了,台下鸦雀无声。首先我见到一位叫古阿明的小孩和他的姐姐茶妹在摘茶叶。哦,原先他们家穷,在打工赚钱。他们做完了,到茶场主人那交货取钱了。取了钱,就在一路笑声中回家了。在路上,他们见到了一位大叔叔在画画,由于那位小弟弟古阿明也喜欢画画,所以也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了……之后那叔叔把画送给了他,他高兴极了!古阿明还要他签名,那叔叔开了个玩笑,在画上签了“傻瓜”两个字,弄得全场同学哄堂大笑!
之后,大叔叔成了他们的美术老师。他很欣赏古阿明富有想象力的画,想让他参加画画比赛。但一些人都为权为利要让乡长的儿子参加,结果古阿明落选了!
最后,古阿明死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生病了,家里穷,付不起医药费,而且他的梦想——参加比赛也落空了,因此十分悲痛,给他带来了很沉重的打击!
他死后,老师把他的画——《茶虫》寄到美国参加国际儿童画画比赛,得了世界第一,成为了天才儿童。每人都十分悲哀,这么好的人怎样死了呢!而且古阿明的生命才短短11年!
啊!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古阿明这颗富有想象力的美术天才就这样陨落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同学都在檫着泪水,大家都在惋惜,都痛恨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我真期望古阿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那样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这些热心的老师同学必须都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治好病,帮他实现梦想!这影片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太死板,要大胆的展开富有想象力的翅膀!